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理论界、学术界、实业界,以及党、政、军各部门都学习讨论过、座谈过。这里我想着重谈两个问题。<br>
第一个问题,关于“三个代表”提出的经过。<br>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江泽民同志主持中央工作以来,我们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综合国力,以及在国际上的形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我们党内,消极腐败现象却始终难以抑制,因此,中央决定,在全党县、处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三讲”教育。去年1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用5天半时间也开展了“三讲”,开了7个座谈会,相互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对江泽民同志主持工作以来的10年进行了科学总结,提出了10大基本经验。这10大基本经验最后一条就是:加强党的建设。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政治局常委以世界的眼光,从战略上思考、规划未来,提出了今后要加紧研究怎样继续把我们党建设好的问题。<br>
规划未来,思考未来,关键是要把我们的党建设好。政治局常委关于“三讲”教育的通报,把党的建设作为今后要抓紧研究解决的战略问题来看待,这就不难看出,从这个时候起,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在思索着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以及怎样建党的问题。可以说,这里面已有了“三个代表”的思想。紧接着,今年2月, 江总书记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关于“三讲”教育的讲话里,就提出了“四个始终”,文字里出现了“一个代表”。3月份,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海代表团审议朱róng@①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时,江总书记作了重要发言,正式提出“三个代表”。《人民日报》3月5日至10日,分别就“三个代表”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但只有理论界少数人在讨论,当然个别省已引起重视。江总书记5月13日至15日到江苏、浙江、上海视察时, 又在两省一市关于新时期党的建设座谈会上,再次强调“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并提出要按“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br>
“三个代表”的思想,是江总书记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战略思考提出来的。5月22日, 《人民日报》发表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的社论,这才引起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各省、市(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四总部)都纷纷举行学习会、讨论会,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精神。之后,各省、市、自治区党委都发了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三个代表”的精神,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这就是“三个代表”形成、提出、以及发表的经过。<br>
第二个问题,关于“三个代表”发表的背景。<br>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表,为什么会在全党、全国、全军引起如此重大的震动和响应?这有着复杂的国际背景、深刻的历史背景、客观的现实背景和紧迫的理论背景。只有弄清了这四个背景,才能深入领会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br>
背景之一:复杂的国际背景。<br>
“三个代表”是江泽民同志洞察当今世界发展趋势之后提出来的。多极化是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但多极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艰巨的、复杂的斗争过程。在下个世纪相当长的时间内,世界上仍然是一霸之强。为什么?据国家高层专家研究、测算,下个世纪美国10年的经济总量,将达到113037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6.8%;欧盟2010年经济总量将达到114904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7.3%,虽然欧盟的经济总量比美国多一点,但它是由十几个国家组成的,而美国只是一个国家,十多个国家各有各的利益,在许多事情上不好协调、统一,很难形成与美国抗衡的合力;日本到2010年,经济总量将达到47417 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1.1%,也难以与美国抗衡。中国技现在经济发展势头看,预计2010年经济总量将达到21642亿美元, 占世界经济总量的5.1%,也难与美国经济实力抗衡。俄罗斯虽然经济有所复苏、增长,但到2010年经济总量仍只能达到6373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 %,更难与美国的经济实力抗衡。可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美国的经济实力将是绝对的老大。因此,单极化与多极化的斗争将是长期的、艰苦的、复杂的。在这种世界格局下,作为领导12亿人民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br>
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这实质上是国际垄断资本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不可阻挡,我们只能顺应这一形势,不能把自己独立于经济全球化之外。中央高层有过分析,现在世界上25个最富的国家和40个最穷的国家,10年前,人均占有财产比率为20:1,10 年后将是40:1,在这样一种严峻的态势面前, 我们国家如何利用经济全球化去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说到底,还得靠我们的党,靠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拿出具有科学性的战略对策来,从容应对,勇往直前。<br>
现在世界发展大趋势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专家、学者正在研究的美国的新经济现象,从互联网经济现象里,不难看出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有多大。1995年,互联网开始商业运用,到1999年,仅4年时间就扩展到了240个国家,1.2亿用户, 经济总量、生产总值一下子达到了3000亿美元。据有关专家分析,广播由商业开发到拥有5000万个听众,共花了38年时间;电视机从商业开发到拥有5000万个用户,共花了13年时间;互联网仅4年时间就发展到了1.2亿个用户,而且正以161%的速度飞速发展。到2005年, 它所联系沟通的经济总量将达到10000亿美元。由于高科技支撑着美国的经济, 其在经济学上的四大指标,都呈现出良性状态,改写了过去经济学的一些常识。可见,网络经济的前景是无限广阔的。<br>
邓小平同志曾经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在看来,科学技术是最有决定意义的第一生产力,它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对人们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等,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克林顿在动员众、参两院给中国永久性最惠国待遇时,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们向中国输出的不仅仅是先进的商品、产品,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价值观,给中国永久性最惠国待遇,对美国有大大的好处。<br>
5月26日,美国国防部发表了下个世纪远景战略报告, 报告明确地说,冷战结束以后,原来联华制苏的策略要发生重大改变。从美国斥巨资投向高、新、尖科技领域、拿出巨款与日本搞地区战略导弹防御系统,卖尖端武器给台湾、以及连续9年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提反华议案,收罗“法轮功”骨干分子、民运骨干分子、西藏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等现象来看,美国迟早会把西化、分化的重点放在我国。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我们党按什么标准来建设,怎样建设,才能保证我国在下个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立于不败之地,这的确是一个值得全党深思的大问题。<br>
背景之二:深刻的历史背景。<br>
“三个代表”必须放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规律中去思考。对于这一点,中央党校副校长郑必坚作了全面论述。社会主义运动发展150年来, 有三次大的事件让世界震惊:第一次震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运动在一些国家蓬勃兴起,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第二次震惊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不少老牌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垮台,社会主义阵营急骤萎缩,处于共产主义运动有史以来的最低潮;第三次震惊是中国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出现大曲折、大挫折、大低潮的时候,不仅坚持下来了,而且通过改革开放,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显示出了社会主义强大的生机和活力,让西方政治家们关于20世纪末社会主义将彻底大失败的预言破灭了。那么,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立于不败之地,让世界震惊的原因是什么?如果站在历史的高度去思索,就不难理解。<br>
今年5月15日,江总书记在上海对党的建设问题发表讲话时指出,陈水扁上台标志着国民党的垮台。国民党从成立到垮台执政经历了88年,苏共从成立到垮台执政期也是88年,明年是我们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所以江泽民同志在广东高州以及最近一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不止一次地强调,今后的10年、20年,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党能不能继续执政,能不能领导人民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能不能使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生死存亡。基于这种深刻的历史原因,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要求。<br>
背景之三:客现的现实背景。<br>
第一,我们党的状况。目前我们的党员有6000多万,占全国总人口的5.7%,100个人里面有近6名党员。50年代、60年代、乃至70年代,100个人里面还没有一个党员。 江总书记在今年年初召开的中纪委第四次全会上讲,党的力量大小不在于数大,而在于精。现在6000多万党员,究竟有多少党员能起先锋模范作用?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在大量具有先进生产力的生产领域和经济组织里, 我们党的组织是空白。 全国有300万家私营企业,1500万个体企业,就业人数13000万,绝大多数没有党的组织。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与这13000 万人没有联系,怎么了解他们的意见和要求?怎么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因此,江总书记在广东调查“三资”企业党的建设、在浙江调查私营企业党的建设、在江苏调查乡镇企业党的建设、在上海调查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就是为了摸清我们党的基层建设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br>
第二,我们干部的状况。按照中纪委公布的数字,从1995年起,在我们党内,每年处以上干部大约要跨掉1%,1999年超过了1%。现在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县处以上领导干部处于整体性新老交替时期。年轻干部在改革开放实践中,虽然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但按高标准要求还有差距和不足。对中青年干部,中央有个基本的评价,认为有好的地方也有不足的方面。好的地方是:其一,他们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其二,有些中青年干部还干得很不错。但是,他们也普遍存在不足的方面:一是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系统的学习和掌握。这主要表现为学习理论不是为了武装,而是为了包装。二是缺乏对我们党的历史、优良传统、纪律、宗旨的了解。三是缺乏党内严格的组织生活锻炼和群众工作经验。平时党小组、领导班子过组织生活、民主生活,对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有的年轻干部觉得无法理解,因而过组织生活时批评谈希望,自我批评谈情况,把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同志之间正常的关系搞得非常庸俗,要么不讲原则一团和气,要么不讲团结势不两立。至于工作经验,因为改革时期情况比较复杂,也显现出有些不足。<br>
当然,从总体上看,我们党的队伍整体还是好的。许多优秀杰出的人物都在我们共产党内。在中国,如果离开了共产党的领导,社会就会走向混乱、黑暗和痛苦,这一点连西方的政治家都不否认。据俄罗斯莫斯科社会研究院的专家、学者介绍,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总量下降了60%,现在国内有4000个黑社会组织,400多个党, 那种混乱的情况可想而知。苏联解体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领导人决策的失误,其次是领导层的腐败没能有效扼制。腐败分子多了,各级各层都要求改变这个制度,制度变了他们的非法财产才能合法。再次是基层组织非常涣散。由此可见,中国要发展,要前进,必须切实加强党的建设。<br>
背景之四:紧迫的理论背景。<br>
“三个代表”的提出,是理论上的急迫需要。首先,十五大提出了两大历史课题:一是提高我们党的执政水平,一是提高我们党拒腐防变、抗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课题,党的十六大要从理论和实践上作出回答。其次,邓小平在理论上的贡献,就是搞清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但他还来不及总结新时期党的建设,这个任务就交给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才能与现在实行的体制相适应?成功的实践必然呼唤成熟的理论,要作出满意的回答。再次,再过两年就要召开十六大了,实行整体性交班,者一代把班交给新一代要有一个政治嘱托。就党的先进性来说,工人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它要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原来我们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后来改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小平同志出来主持中央工作后,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糠郑衷诳蠢词欠浅V匾囊徊糠帧O衷诘拿裼呖萍计笠导遥谴蠖际侵斗肿樱晌谕蚋晃痰牟簧伲玫妹髅靼装祝饷髡蟆U庑┤擞械脑淳褪堑吃保伤什敲炊啵颓肓四敲炊嗳耍牡吃被鼓懿荒艿保坑械拿裼笠导遥蠹尤胫泄膊车脑竿芷惹校绻哉盏吃钡奶跫惶跻惶醯乜伲芊袢氲常空舛际切枰钊胙芯浚⒋永砺凵献鞒龌卮鸬奈侍狻?br>
关于党的建设,现在最紧迫的任务是选拔培养中青年领导干部。怎样培养?有四句话:第一句话是加强党性修养。中央要求各级党校发挥理论学习主渠道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党员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提高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性修养。第二句话是要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江总书记最近多次在讲话中强调,干部要有广阔的视野,要有开阔的胸怀。“不谋全局,难谋一隅”。特别是我们国家加入WTO后,没有世界眼光就难以抓住机遇,难以面对挑战。 第三句话是处以上领导干部都应有战略思维能力。这种能力怎么培养,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系统的学习研究,懂得古今中外的一些历史知识,特别是近代历史知识。第四句话就是理论武装。理论武装要求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看成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是一门科学。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必须按科学规律办事,不能只是简单地武装一下自己的嘴巴,包装一下自己的外表,而要把它当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并按照这个科学体系去指导自己的工作,指导自己的思想。<br>
上面提到的问题虽然较多,但是我们仍要对党充满信心。“三个代表”的提出,就证明我们党不仅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上,理论上是成熟的,而且在党建的理论上也是成熟的。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我们首先要把中青年干部培养好,其次要把党组织建设好。中央已经提出要求,凡是有党员的地方,“三资”企业也好,私营企业也好,股份制企业也好,高新科技企业也好,都要建立党的组织,尽量减少空白点。再次,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各级党组织的负责人,都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要抓好党的建设,对党员干部要从严教育,从严要求,从严管理,从严监督。要创新监督的方式方法,不可因循守旧。<br>
(游德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