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个代表>>学习辅导>>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003-09-17 00:00:00) 来自:


    党的十五大强调:“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这种历史责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的意义上说,其根本涵义就是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邓小平理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br>     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从根本上进一步回答了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事关党、国家、民族命运和前途的重大问题,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伟大工程”的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有新的创造,说了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它既包含着对时代、国情、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党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同时洋溢着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党、对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无限深情及深刻的政治智慧和重大的理论创新,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br>             一、马克思主义境界观与党的双重历史任务<br>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在阐述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新阶段时,使用了“境界”一词,强调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他在今年的几次讲话中,也多次使用“境界”一词。今年6月21日,江泽民同志在宁夏、甘肃考察时的讲话中, 又两次使用“境界”的概念。一是在讲到我们党要坚持做到“三个代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蓬勃生机以后,强调党要“始终率领人民不断开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二是在讲到理论创新的时候,强调我们党“必须继续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根据江泽民同志使用“境界”概念的情况看,这是江泽民同志思想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概念,并且同“三个代表”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同时具有以下的涵义和特征。<br>     第一,“境界”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到新阶段、新水平、出现新局面的标志;第二,“境界”是指对象通过主体的继承和创新达到飞跃式发展的一种成果,包括理论境界、实践境界和社会主义的事业境界等;第三,“境界”的产生包含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是两者的统一。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境界的开拓,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新的实践,即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的认识、新的经验、新的思想来达到。实践境界的开拓,需要在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反复多次实践,克服各种困难,提高实践的水平和推进事业的发展,以开创新局面。可以说,无论是理论的还是实践的境界之开拓,都是主观与客观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br>     此外,江泽民同志也在人格修养的意义上使用境界概念。例如,他强调青年干部要“自觉接受艰苦复杂环境的锻炼和考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升华自己的意志、品格和精神境界”(注:引自《人民日报》2000年8月29日。),等等。<br>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肩负着双重的历史任务,这就是同时要完成党的政治任务和不断加强党自身的建设。而这两大任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具体的内涵与要求又是不尽相同的,会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变化。也就是说,每一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都有其自己的历史任务、历史课题。从根本上说,自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以后,党的双重历史任务一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二是把党建设好。两者的关系和目标是使党能够适应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每一代人总是,也必然地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把这两大事业推向前进。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完成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的这两大任务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留下了沉痛的教训,关键是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此基础上,深刻地总结了经验和教训,在新的实践中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大胆创新,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创新的科学水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自然也包含了与社会主义事业密不可分的党的建设的理论。所以,邓小平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也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的新境界。<br>     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每一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能为后人所面临的新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所以,“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1页。)
    邓小平曾对第三代领导集体有过明确的政治交待,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14页。);一是“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371页。)所以,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肩负的双重历史任务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和邓小平率领全党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而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的关键是要解决面向21世纪,中国共产党应该把自己建成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党的根本问题。因为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只有把党建设好,才能率领人民不断开拓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br>     围绕着面向21世纪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党的根本问题,江泽民同志进行了长期的思考,从他一系列的讲话精神看,他的思考集中在关于党的建设的三个重大问

 

其它文章
主办: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承办:  辽宁工业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电话:  0416-4198654/0416-4199670
  共青团辽宁省委 传真:  0416-4199778
  中共锦州市委 信箱:  lnsgdb@126.com   
  辽ICP备06017842号 法律顾问:  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