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个代表>>学习辅导>>理论创新和科学体系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思想

(2003-09-22 00:00:00) 来自: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先进的中国人不仅<br> 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而奋斗,而且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而上下<br> 求索。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br> 家,提出了分“两步走”、到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br> 目标。邓小平作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中央
领导集体的核心,历史地承担起了将这一宏伟设想具体化并付诸
实践的伟大重任,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br> 战略,规划了中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十三届四中全会以<br> 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地实施
这一宏伟战略构想,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发展邓小平关<br> 于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思想。<br>     (1)“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和第一步战略目标的实现。<br>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在设计中国现代
化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活用传统思想文化遗产,采撷人民日常生
活中的语言,把“小康”作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的目标定位。<br> 1979年12月6日,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邓小平<br> 第一次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从此,中国的现
代化建设把20世纪末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小康”。后来,邓小
平还指出:“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
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br> 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br>     邓小平不仅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一新的奋斗目标,而且还详细<br> 阐发了小康社会的发展图景。<br>     1983年2月,邓小平南下江苏、浙江、上海,进行考察。<br> 回京之后,3月2日,邓小平约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他兴奋
地介绍一路所见所闻,并以苏州为例,描绘了达到小康水平后的
社会状况:<br>     “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二十平方米,因为土地不
足,向空中发展,小城镇和农村盖二三层楼房的已经不少;
    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了;<br>     第四,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br> 改变;<br>     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br> 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
    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br>     从邓小平的讲话中可以看出,小康社会在邓小平的眼中,不
单单是一个经济指标,而是一个综合概念,其发展目标包括人民<br> 生活目标、经济发展目标、政治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等方面<br> 的内容,体现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丰富的经济、<br> 政治、文化内涵。&nbsp;  
    邓小平提出了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后,开始考虑具体的<br> 战略部署。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br> 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把今后20年分为两个10年,实现中国
式现代化的战略设想。<br>     根据邓小平提出的战略设想,·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上,
正式确立了20世纪末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br>     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只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阶段性目标。他
提出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后,又把视野向21世纪延伸,开始酝
酿中国跨世纪发展的大战略。1987年4月30日,他会见西班牙
人民社会党副总书记、政府副首相格拉时的谈话,第一次明确提
出经济建设大体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他说:我们“原定的目<br> 标,是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9tv乙O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br> 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br> 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br> 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br> 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br> 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第三步是在
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目标大体上是人均达到四千
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br>     邓小平这个百年图强的跨世纪发展战略在1987年党的十三<br> 大上得到了全党的确认。十三大报告正式阐述了到21世纪中叶,<br>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跨世纪战略部署。<br>     江泽民同志在评价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时指出:这
个战略目标,既不是急于求成,也不是无所作为,而是符合我国
实际,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李鹏同志在评价“三步走”战略<br> 时也指出:小平同志提出的这样一个三步走的战略方针,是有充<br> 分的科学依据的,也是高瞻远瞩的,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也是
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br>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全党及时地把工作中心转移
到经济建设上来,坚定不移地贯彻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经过<br> “六五”、“七五”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到1990年第七个五年
计划胜利完成之时,我们全面实现了第一步战略目标。到1987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提前3年实现比1980年翻一番的目标。<br> 199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854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br> 比1980年增长1.23倍,全面实现了第一步战略目标。全国绝大<br> 多数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向小康过渡;少数地区已经实现<br> 小康;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少数地区,人民生活也有不同程
度的改善。<br>     (2)奔小康的战略决策和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br>     进入20世纪90年代,根据“三步走”战略部署,党的十<br> 三届七中全会提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建议》,制订了90年代的主要奋斗目
标和基本指导方针。根据这一建议,1991年3月,李鹏在七届<br> 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

 

其它文章
主办: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承办:  辽宁工业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电话:  0416-4198654/0416-4199670
  共青团辽宁省委 传真:  0416-4199778
  中共锦州市委 信箱:  lnsgdb@126.com   
  辽ICP备06017842号 法律顾问:  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