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世纪起点上,海内外普遍瞩目十六大的召开,实质上是关注相互联系的两大焦点问题:<br>
21世纪中国共产党向何处去?
21世纪中国向何处去?<br>
江泽民代表第三代领导集体所作的十六大报告,令人信服地回答了上述问题,应当说:<br>
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迈向新世纪的政治宣言;<br>
这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向新阶段的行动纲领;
这是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宣言;<br>
这是21世纪的中华复兴宣言。<br>
正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旗帜指引下,这个报告很好地回答了21世纪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大问题。<br>
作为中华复兴的伟大纲领,十六大报告包含许多重大的理论创新。<br>
历史铺垫:执政兴国的基本经验论<br>
十六大报告的开篇部分,从理论思维高度总结了十五大以来五年间的八大历史成就,第三代领导集体乃至整个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十条基本经验,从而为21世纪中华复兴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历史铺垫。<br>
在总结历史经验时,邓小平要求我们要紧紧抓住一个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江泽民同志在此基础上,要求我们进而联系到更深层次的又一基本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br>
正是从这个新高度,十六大报告把第三代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实践经验,从理论上概括为十条基本经验,即“十个必须坚持”。<br>
七大前后,毛泽东思想把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基本经验,总结为三大法宝:“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br>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经十二大、十三大,到1992年南方谈话,邓小平理论把改革开放头十年的基本经验主要概括为两条:一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关键,包括坚持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二是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在党的领导核心。<br>
十六大报告,继承了上述经验总结的科学内容,又有五点新意:一是总结了第三代领导集体主政十三年的最新实践经验;二是特别注重改革开放时期执政兴国的基本经验;三是使邓小平理论中的经验总结更系统、更全面、更展开了;四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作出了“三个代表”的更高理论概括,从而把“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关键在党”有机地统一起来;五是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源于对党最新实践经验与整个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是坚持与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八十多年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br>
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
十六大报告一个最重要的理论创新点,就是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21世纪头二十年中国现代化奋斗目标,在这里集中体现了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为中华复兴确立了重要目标。<br>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集体先后都提出了“三步走”的中国现代化方略,在历史条件和理论内容这两个层面上,既有一以贯之的一脉相承性,又有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性。<br>
所谓“三步走”设想的实质,是看到中国现代化底子薄、起点低而目标高、路途长的特殊矛盾,采取分阶段、有步骤、持久战的方略。<br>
毛泽东、周恩来第一代领导集体,最早提出新中国百年建国方略与“三步走”的基本思想。1958年八大一次会议、1961年会见英国元帅蒙哥马利、1962年七千人大会,毛泽东说过,使中国变成富强国家,需要50年至100年时光。1964年底、1965年初,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根据毛泽东思想提出,在本世纪末以前,中国现代化起步阶段的“两步走”方略:第一步,大约用三个五年计划时间,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力争在本世纪末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这里的“两步走”,再加上上述“百年目标”,已有“三步走”的思想雏形,但没有形成明确概念,也没有提“小康社会”。<br>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步走”的现代化方略,并把“小康”作为20世纪末实现的第二步战略目标。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谈话《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1980年的重要讲话《目前的形势和任务》,1984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4月30日谈话《吸取历史经验,防止错误倾向》,反复探讨了“三步走”方略。中间又经过1982年十二大,1987年十三大,集中了全党与全国人民的集体智慧,最终明确了“三步走”的现代化方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称之为与“党的基本路线”相匹配的“中国发展路线”,这就是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逐步确立的“百年建国方略”。<br>
从十四大、十五大到十六大,特别是十六大报告,继承发展了“三步走”方略,提出了三个闪光的新思想:<br>
第一,鲜明提出,21世纪头二十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新概念。这是说,新一轮现代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浪潮,正处于方兴未艾之时,世界格局处于大变动之中,给中国发展提供了大环境、大舞台、大空间。在这个世界格局大变局中,西方发达国家往往动力不足、势头不旺,东亚国家也不同程度受到1997年金融危机困扰,因而中国有可能成为东方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头号大亮点、头号发动机、头号大市场、头号致富源、头号外资投资对象,从而有了上一个新的大台阶的大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