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系统总结了我们党80年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指明了党在新世纪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整个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br>
江总书记在讲话中阐述得最全面、最集中、最深刻的就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可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总书记这次重要讲话的主题、核心和灵魂。认真学习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就是要正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对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我理出了四组“关键词”,以期从这些简单的东西入手,去探求其中博大精深的道理。<br>
第一组关键词:“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最广大人民”。这一组关键词属于主题词,集中表达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体内容,是正确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着眼点。<br>
关于“先进生产力”。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生产力”,二是“先进生产力”。关于“生产力”的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点,生产力就是人们在劳动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它的基本要素包括生产资料、生产对象和生产者,其中最重要、最活跃的是掌握生产工具和生产技能的生产者。在现代社会里,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社会生产力就是由各个具体的生产活动和生产要素构成的,由生产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决定的,生产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产品的能力。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一般条件,也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进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构成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最终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今天,随着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生产力的内涵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人们对生产力内涵的认识也有了许多突破,特别是已经认识到生产力是构成人类履行和征服自然的能力的诸因素的有机结合,即系统。具体来说,就是认识到生产力是在劳动生产的过程中结合在一起并共同起作用的一系列物质因素、管理因素、科技因素等等所构成的系统能力。除了原先意义上的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之外,管理、科技、甚至环境、能源、交通、信息的因素都被纳入了生产力系统。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生产力在现实中的最新发展,当前我们尤其要对“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人是生产力最具决定性的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等有深刻的认识。关于“先进生产力”,这是一个具有相对意义的概念。也就是说,某个具体的生产活动的生产力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主要是看该生产活动的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的大小、生产工具先进与否、生产对象开放程度、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社会的生产活动是由生产的社会化和市场化联系的各种具体的生产活动构成的。所以,社会生产力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既取决于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生产者积极性的发挥程度,又取决于各个具体的生产活动之间分工、协作和交换的发展程度,即生产的社会化水平,以及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当前中国的先进生产力,主要是指现有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生产者积极性的发挥程度、生产的社会化水平和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br>
关于“先进文化”。这里同样有两层含义,一是“文化”,二是“先进文化”。所谓“文化”,它是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概念,是反映并作用于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意识或观念形态。任何一个社会要实现全面协调发展,都必须坚持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基本目标。所谓“先进文化”,就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社会成员最根本利益,反映时代发展潮流的文化。一旦某种先进文化形成,它就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合目的性的一种潜在力量,通过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想信仰和行为规范,通过评价、言说、交往等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保持社会的认同,凝聚社会的共识,制约社会发展的特色和方向,从而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区分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标准就是看它能否反映和促进社会历史进步。在我国现阶段,“先进文化”就是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的特点是:首先,这种文化属于现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因此,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民族的形式、科学的内容、大众的方向;其次,这种文化反映和促进了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它必然要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再次,这种文化反映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第四,这种文化反映和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因此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容是一致的。在社会主义阶级阶段,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都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br>
关于“最广大人民”。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过去通常的提法是“广大人民群众”,而江总书记在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是提“最广大人民”。两相比较,有两点需要加以指出:一是“人民”与“群众”的区别在哪里,二是为什么要在“人民”前加上一个“最广大”的限制词。首先,从字面意义来理解。根据《辞源》、《辞海》、《大百科全书》等权威工具书的解释,“人民”主要是作为“政治用语”使用的,与“敌人”相对,指在人口中占大多数、顺应历史发展和推动历史前进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一个历史的、政治的范畴,其主体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广大劳动群众。但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这个概念有不同的内容。如在社会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