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完善自己,
这是我们党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
活力的根本保证,是新时期新任务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在
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已经成为掌握国家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
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
党。必须看到,我们党执政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多极化
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
力竞争日趋激烈,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加紧实施“西化”、“分化”<br>
图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
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收入分配方式等出现<br>
了多样化的趋势。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党和国家工作的<br>
新要求,无疑对我们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我们必须<br>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i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r>
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葆党<br>
的先进性,进一步解决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br>
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使党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
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把党建设成为领
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br>
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要在理论上
不断扩展新视野,做出新概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br>
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br>
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br>
力量之源,也是推进党的建设的根本保证。必须把“三个代表”<br>
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
设的各个方面,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使党永远立于不败
之地。<br>
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党的建设的基本指导
原则。这就是十六大报告概括的: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
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br>
强,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br>
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为党的政治路
线服务。如果偏离这一指导思想,党的建设就没有正确的方向。<br>
因此,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
继续进行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把提高全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
自觉性和坚定性摆到十分重要的地位,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
路线。<br>
党的建设历来是围绕党所承担的历史任务开展的。因此,党<br>
中央在处理经济建设同党的建设的关系时,坚持经济建设与党的
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克服“两张皮”的现象。<br>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始终是党的建设的首
要的基本问题。因此,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过<br>
程中,党的建设必须朝着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来加强。党的十五大
报告在阐述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后指出:“全党要按照新、<br>
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
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br>
力,以新的面貌和更强大的战斗力,带领人民完成新的历史任<br>
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来以后,江泽民同志要求:
“推进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都应贯
穿‘三个代表’要求。各级党委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关于加
强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抓住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这个根本,
围绕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br>
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建工作。”<br>
总之,要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保证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br>
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
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br>
根本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