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月,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同志第一次<br>
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概念。他指出:我们必须始终站在时代<br>
发展前列,不断把事业推向前进。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
观察世界,运用当代最新知识丰富自己,不唯本本,不守教条,
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同年7
月,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再次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从此<br>
以后,“与时俱进”成了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最流行的概念<br>
之一。<br>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与时俱进做出了新的概括: “与时俱进,
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br>
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这是<br>
对与时俱进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的深刻揭示。<br>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发展的、前进的、充满创新精
神、具有开放性特征的科学理论,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的理论品质。<br>
体现时代性,就要站在时代前列,把握时代脉搏,符合时代
特点,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br>
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与时俱进是一个以时代特征为基础的动态概
念。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把与时俱进确立为党的思<br>
想路线的内容,使党的思想路线呈现鲜明的时代性。它昭示全<br>
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必须把握时代变<br>
化,紧跟时代步伐,始终站在时代前列。<br>
把握规律性,就要全面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与时俱
进,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既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和时
代要求的角度体现了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发展,又从解放思<br>
想、实事求是中获得了本质的规定性。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br>
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其本质就是要以创新的精神和科学<br>
的态度去认识、把握和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当今时代和<br>
当代中国,与时俱进,把握规律性,集中起来就是:站在时代的
制高点上,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br>
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以指导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实践。<br>
富于创造性,就要不断吸取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
成果,不断推进各项创新。江泽民同志高度重视并反复强调要弘<br>
扬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
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之所以能够成
为我们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就是因为创新是实践发展和社会进步
的强大动力。我们党要在实践中发展,我们的思想认识要不断前
进,就必须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在实践的基础上大胆<br>
开拓,勇于创新。进入新世纪,面对复杂深刻的历史性大转折,<br>
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任务极为紧迫和艰巨。我们必须弘扬与时<br>
俱进的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而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br>
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富于创造性,充满生机和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