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个代表>>学习辅导>>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促进先进生产力,创造先进文化,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03-09-18 00:00:00) 来自:王洪模


    本讲题是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来展开的,也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学习纲要》)第四、九、十六部分的具体阐释。<br>     《学习纲要》在绪论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学习纲要》还在分论中,把“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联系起来论述;把“创造更加灿烂的先进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联系起来论述;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联系起来论述。从而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揭示了“三个代表”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多方面的指导作用。这是我们在学习中需要从总体上把握的基本思路。下面我分几个问题来讲:
    一、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学习纲要》首先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执政党如何保持先进性,来论述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学习纲要》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我们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段论述,并且深刻认识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意义呢?我们先从党的历史方面来认识。回顾党八十多年的光辉历程,可以看到,我们党建立时就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可以说,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一切方针政策最终都要促进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好,建国后的三大改造也好,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也好,可以说,都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特别是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我们党站在时代前列的重大标志。<br>     我们再从人类社会发展史方面来论证。纵观几千年的人类社会发展史本身,就是一个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一般说来,先进的社会生产力,表现为劳动者的科学技术及文化水平较高;劳动资料特别是其中的劳动工具比较先进;其劳动对象是那些需要劳动主体运用一定的知识技能,并且通过较先进的劳动资料方能认识、掌握从而加以利用的比较复杂的客体。劳动者以知识和技能为中介,将自己与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力结构,进而发挥生产力系统的整体功能。在不同的时代,先进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要实现现代化,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革,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使我国形成发达的生产力。<br>     我们还可以从当今世界形势来分析。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扑面而来,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知识尤其是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贡献率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形成了当代先进生产力的标志物——知识型、智力型的生产力;人们的生产活动日益从狭隘闭塞的传统状态走向精细分工和广泛协作的社会化大生产状态,由此形成规模巨大的社会化生产力;整个社会经济运行机制以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日益走向市场化,由于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因此形成了高效的市场化生产力。当代生产力还具有一个新的特点和趋势,那就是信息革命方兴未艾,人类社会正大踏步地迈入信息社会。信息作为一种新的资源,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空间和生存方式,极大地改变了生产力的现实形态,这样就形成了蕴含高科技知识在内但又根本有别于知识型生产力的信息化生产力。从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来看,当代先进的生产力,就是知识型的生产力、信息化的生产力、社会化的生产力、市场化的生产力。党要推动和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必须从世界科技迅猛发展,世界范围生产力大发展、大变化的高度,来考虑和实践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问题。就现阶段的中国而言,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总体上还没有根本改变,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这是由生产力的动态性质所决定的,它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要真正代表先进生产力,就不应只是一般地代表静止不动的生产力,而是要始终代表生产力向前发展的要求和方向,代表具有先进性质的生产力。所以,先进性对于党来说,不是一时一地的要求,而是一个长期不断的要求。<br>     当前,我国不同地区的生产力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我们在坚持不懈地发展先进生产力同时,对于仍然存在的不适应先进生产力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既不能脱离实际地简单地加以排斥,也不能采取安于现状、保持落后的态度,而要立足实际,创造条件加以改造和改进,通过长期努力,逐步使它们向先进适用的生产方式转变。<br>     《学习纲要》在分析了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之后,又分析了构成生产力的各种要素,从而说明了怎样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学习纲要》强调指出,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首要任务。其中讲了几层意思:<br>     第一,人民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主体。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br>     第二,提高全民素质是党发展先进生产力面临的迫切任务

 

其它文章
主办: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承办:  辽宁工业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电话:  0416-4198654/0416-4199670
  共青团辽宁省委 传真:  0416-4199778
  中共锦州市委 信箱:  lnsgdb@126.com   
  辽ICP备06017842号 法律顾问:  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